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3:53:00
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的水稻育秧基地,新栽种的一排排种苗长势喜人。于福安蹲在地头,细细查看。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光温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粳稻种植区,“小站稻”更是远近闻名。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水稻遭遇病虫害,水稻大量减产,这让于福安寝食难安。从那时起,“育一粒好种”就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40年来,于福安俯身田间,从起初,他和团队率先研发的克服稻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危害的水稻品种“津原45”,到后来的“津原89”“津原E28”“津原U99”等数十个水稻品种,这些良种已覆盖天津水稻种植面积80%以上。
近年来,天津实施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推进种业自主创新攻关。小站稻成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津原U99”“金稻919”“天隆优619”等小站稻品种多次荣获全国评比金奖,并实现从品种选育、绿色栽培到收储加工全链条标准化。
现在以于福安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大江南北坚守农业之“芯”,让许多优质稻种赋能希望的田野。
作者:杨子春、郝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向前进——天津社会各界群众收看收听阅兵直播
2025-09-05 08:55:0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抵京 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2025-08-30 06:21:00张雪生态农庄的“卖出去”与“吸引来”
2025-08-21 08:02:00《祝酒歌》词作者韩伟去世
2025-08-17 19:20:00收了一茬还有一茬,再生稻前景几何
2025-08-13 07:06:00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2025-07-27 14:55:00【寻访鲁班工坊】哈萨克斯坦博士竖起大拇指:鲁班工坊AI“跨国课堂”太酷了
2025-07-16 09:29:00拉夫罗夫抵达中国
2025-07-14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