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3:00
幸福小镇隶属于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九曲河社区,是青岛市规模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2025年9月居民开始陆续回迁入住。小区有多层居民楼119栋、高层居民楼16栋,常住居民1万余人。
为破解幸福小镇居民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导致的融合交流不畅与治理活力不足等问题,幸福小镇先后成立党支部和业委会,着力做好“组织融合、服务融合、文化融合”三篇文章,通过成立维修专班、设立妈妈岗、组建“银铃调解队”等系列举措,以精细化治理与人性化服务破解“物理集聚、心理疏离”的难题,让来自九个社区的居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归属感的幸福家园,推动安置小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幸福蝶变。
组织融合
织密党建“一张网”,下活治理“一盘棋”
作为青岛市规模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幸福小镇搬迁改造项目占地面积789亩,用于安置黄岛街道十字路园、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法家园、管家洼、可乐石、龙凤、龙斗山前等9个社区的居民。
“2023年9月,幸福小镇居民领取新房钥匙并开始陆续入住。伴随混合安置以及居住形态的转变,小区居民从平房进楼房,虽然实现了物理空间的集聚,但融合度不高、家园意识淡薄等问题逐渐凸显。”黄岛街道九曲河社区党委书记岳晓莹告诉记者,“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更需要心理层面的融入。”为此,幸福小镇以增强“组织力”为切入点,创新建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链条,推动形成“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的融合氛围。
通过将90名党员中心户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在每栋楼宇公示,并常态化开展“进楼入户”活动,有效破解了“门对门不相识”的现代社区通病。同时,社区划分九个网格实行精细化治理,设置楼长并在每个单元公示,确保居民诉求高效解决。
在幸福小镇,每周六的“业主接待日”是居民关注的焦点。幸福小镇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合坐班,确保居民诉求有处说、问题有人管。针对回迁小区常见的房屋维修问题,专门成立维修专班,并建立“三方联动维修”程序,实现接诉即办、当日响应。今年以来,幸福小镇切实解决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等问题130件,有效激活小区治理“一盘棋”。
8月20日9时许,幸福小镇居民薛先生通过服务热线反映了卫生间渗水问题。维修专班工作人员接诉后,立即联系薛先生详细了解情况,随后启动“三方联动维修”程序,与监理单位、原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一同抵达现场查看情况。专班当日完成材料采购,并立即实施渗水点封堵及外侧墙壁修复施工。“真没想到,维修专班办事效率这么高,当天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薛先生说。
服务融合
“幸福微工厂”,就业在家门
九曲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幸福小镇改造搬迁后重点建设的开放式、多功能、综合性活动中心。8月21日,在该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岳晓莹指着电视屏幕向记者展示黄岛街道幸福小镇智慧社区栏目。“按这个按键打开屏幕,首页上就出现了招聘信息。居民可以随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岳晓莹告诉记者,这个栏目每天更新,居民在家里打开电视就可以同步了解这些招聘信息。“除招聘信息外,栏目还包含智慧党建、政策咨询、活动通知、老年大学等板块。”岳晓莹说。
“在这里边等孩子边做些零工,时间安排得正好。”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幸福微工厂”,幸福小镇居民牛文丽正在制作泳帽。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全职宝妈,她参加了社区专设的“妈妈岗”灵活就业项目。该岗位采用弹性工作制,工作时间自由,能够完美契合宝妈群体“工作家庭两不误”的核心诉求。而她的孩子也参加了社区推出的“童心成长”夏令营项目,体验了非遗手作、科技课堂等多项课程。“妈妈岗”灵活就业项目堪称服务融合的创新典范,这种精准服务既促进了就业,又能让社区居民在共同劳动中加深了解、建立情谊,增进了社区认同感。
据了解,8月1日起,幸福小镇开始试运行“妈妈岗”灵活就业项目,目前惠及居民17名,项目正式运行后,会根据居民需求引进更多工作岗位。此外,去年6月成立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也是促进居民融合的重要平台。这个集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站,至今已举办免费技能培训3场、创业活动4场,惠及居民1000余人。
文化融合
“旁观”变“参与”,“陌邻”变“睦邻”
在九曲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象棋室,居民陈清志正在和邻居下棋;舞蹈室内,20多位居民正踩着轻快的步伐,随着音乐起舞;非遗实验室里,老师正在指导居民们做扎染……为破解回迁上楼后邻里关系淡漠、社区归属感不强的问题,幸福小镇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舞蹈室、象棋室、悦读书房、书画课堂等功能室14个,组织开展象棋比赛、科学小课堂、非遗体验、邻里学堂、邻居节等特色睦邻活动120余场,服务居民1500余人次,有效打破邻里隔阂,营造浓厚的熟人社区氛围。
其中,邻里课堂通过邀请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担当老师,变“旁观”为“参与”,有效激活了自治引擎。“为方便有兴趣的居民学习养生操和舞蹈,我建立了一个邻里学堂活动群,在群里发布课程表、报名链接,方便大家根据自身时间和兴趣报名。”幸福小镇居民田淑英说,她应邀担任邻里学堂老师,为居民免费教授舞蹈、养生操等课程。
“针对回迁初期居民依赖思想重、公共事务参与度低等问题,幸福小镇多措并举激发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岳晓莹介绍,“银龄调解队”和“幸福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由幸福小镇内多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银龄调解队”已成功调解纠纷23件;127名热心居民组成的“幸福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建立“巡查-派单-整改-回访”闭环模式,自主解决环境问题84项。此外,幸福小镇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精心打造“幸福花红”党建服务品牌体系,系统构建幸福食堂、幸福超市等系列服务载体。依托“幸福黄岛·石榴红”工作品牌,建设民族团结展示区、红石榴书吧等功能室,营造包容、多元的活动空间和服务体系。
回迁安置,搬进新房只是起点,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治理与人性化服务,才是解锁安居幸福密码的关键。从维修专班的快速响应到“妈妈岗”的灵活就业,从“银龄调解队”的春风化雨到“幸福邻里帮”的共建共享,幸福小镇持续厚植民生福祉,书写从“安置”到“安居”的温暖答卷。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霞)
“安置”到“安居”,“陌邻”变“睦邻”
2025-08-26 11:13:00联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面子里子”同步焕新 11552户居民实现安居宜居
2025-08-23 11:17:00清理建筑垃圾 小区恢复整洁
2025-08-20 09:58:00医疗保障咨询台|未成年居民特殊医保待遇有哪些?
2025-08-20 09:12:00盘龙消防院坝课堂系列:打通生命通道 筑牢安全防线
2025-08-16 20:58:00“三次创业”造就诗画乡村
2025-08-11 07:09:00“宝藏妈妈”绽放罗湖!“她力量” 破茧,从家庭场域到治理舞台
2025-07-25 19:55:00“民情台账+多元共治”破解民生难题
2025-07-25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