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4:37:00
南京银行2024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收141.9亿元,同比增长6.53%,归母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7.06%。“正U型曲线”向上延展。
该行2024年末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了7个BP。今年一季度,该行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4.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BP;不良贷款率保持0.83%的低位运行,“倒U型曲线”进一步巩固。
总体看,南京银行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更快适应时代变革、更实筑牢安全屏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拿下了一份好于市场、好于预期的“成绩单”。
深耕区域,强化对公“护城河”
银行业“新旧”更迭,对公重回C位,扛起增长大梁。
与此同时,发展逻辑也在重构。规模扩张,“量”依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风险控制,“质”的基础上,以及融入时代的主流叙事。
作为城商行“优等生”,南京银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守区域定位,并顺应新周期,敏捷变奏。
2024年,在“12345”战略的引领下,该行大力推进内部变革,启动了有效客户三年倍增计划,聚焦客户价值,做强做优产品和渠道的组合应用,希望在三年内,将服务的实体客群翻一倍。
去年底,该行打破部门壁垒,调整组织架构,新设立科创金融部。这正好契合了南京打造“科创+产业”新高地的政策,以及“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定位。
“改革一落子,发展满盘活”,南京银行服务实体、经营客户的“内功”进一步增强。
科创金融方面,该行在线上以标准化产品“鑫e科企”为引擎,已覆盖超2.3万户,在线下还创新推出了“科创鑫贷投”“科担贷”等产品。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2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55%。
绿色金融方面,该行发布《南京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形成“1+3+X”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创新推出了“蓝天贷”“传统产业焕新贷”等专项产品。截至报告期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216.15亿元,较年初增长25.2%。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实体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普惠金融需求最澎湃的地区之一。南京银行深耕区域,主动“拓荒”,与数百万小微同频共振。
2024年,该行以AI等数智技术为驱动力,加大了“鑫e小微”等普惠金融产品的下沉力度。截至报告期末,“鑫e小微”覆盖超过11万客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含贴现)余额1343.87亿元,较年初增长183.98亿元,增幅15.86%,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2.79个百分点,贷款户数45651户,较年初增长6071户。
金融向实,为企业客户注入“源头活水”、创造价值的同时,南京银行对公“护城河”继续强化。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10193.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7.57亿元,增幅8.14%。对公贷款总额超9360亿元,较年初增长14.86%,成为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4年对公不良率0.66%,下降0.04个百分点。
零售变革,进击“轻型银行”
过去两年,零售金融“下坠”,但业务的长期价值并未因短期调整而削减,它依然是银行转型“轻资本”的重要抓手。
南京银行是“长期主义者”。2024年,逆周期中,该行继续深化零售金融战略转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追求”的经营理念,围绕“扩客群、增规模、提质效、塑能力”的发展主线,持续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
客户经营是长远发展之基,价值深耕才能行稳致远。2024年,在客群深耕方面,南京银行锚定“财富为纲”,聚焦客户资产负债表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构建了全景客户画像,制定了分层、分群的个性化、差异化营销策略。
同时,该行依托“专业资产配置”与“客户悉心陪伴”双轮驱动,持续丰富全策略、全品类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并着力提升团队的市场研判与资产配置能力,为客户提供了产品精准适配、全旅程陪伴的财富管理服务。
数字金融方面,该行全面迭代升级手机银行App,强化线上数智经营,积极推进场景生态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到了金融科技的便利。
截至报告期末,精细化运营已见成效,南京银行零售客户增长13.62% ,其中高价值客群——财富客户增长11.20%,私人银行客户增长13.80%。
负债端持续巩固,个人存款余额476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8.69亿元,增幅11.69%。
零售客户价值显著提升,零售AUM规模达到8269.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6.35亿元,增幅12.77%。私人银行AUM为1304.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32亿元,增幅15.53%。
再来看资产端,2024年,南京银行秉承稳健的经营策略,精准选择了住房贷款、经营贷款、消费贷款三条特色发展赛道,并依靠AI等数智技术强化了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险管控,健全了主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南京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实现“量质齐升”,个人贷款余额3201.94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62.20亿元,增幅12.75%。个人贷款不良率1.29%,下降0.21个百分点。
反映在分部业绩上,该行零售金融韧性成长,加速向轻型银行迈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5.59亿元,其中代销8.42亿元,增速16.62%。
稳定分红,城商行标杆“价值迁跃”
A股震荡,低利率环境延续,投资者正愈加青睐优质银行股。
在城商行队伍中,南京银行显然是价值标杆。它的基本面继续向优向好,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增长,已经找到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从分红来看,南京银行一直是“高股息”概念。2024全年,该行派息率维持在30%以上,继续保持长期稳定的分红比例。
成长性、稳健收益兼具,南京银行的大股东纷纷增持。去年,法国巴黎银行、江苏交通控股、东部机场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超70亿元,坚定看好南京银行的长期投资价值。
2025年一季度,股东继续增持,紫金投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和东部机场集团已大手笔买入。长线机构资金也在加仓,浙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Q1末,北上资金占南京银行自由流通股的比例环比提升0.8%。
可以看到,南京银行不仅是自己”好“,在集团协同发展下,子公司质量也愈加优秀,
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3家主要子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行业位次稳步提升。
南银法巴消金公司信贷规模突破500亿元,且风控稳定、质态良好,在全国3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第9位,进入了第一方阵。
南银理财目前管理资产超5000亿元,连续6年被权威第三方机构评定为城商行系理财机构收益率第1名。
鑫元基金坚持量质并举,公募基金规模市场排名近四年提升44位,综合经营实力明显增强。
这样的”共同奋斗“,是南京银行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改革一落子,发展满盘活。”
“推动全集团稳健、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业绩会上的这些“金句”,深刻诠释了该行正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愿景加速迈进。
中国人寿:第一季度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40%
2025-04-29 17:04:00融入时代主流叙事,南京银行“韧性增长”
2025-04-29 14:37:00宗申动力:一季度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88.28%
2025-04-28 16:23:00保利发展15亿元中期票据拟兑付,利率为2.95%
2025-04-28 09:41:00解码江苏经济一季报:从51.4%看创新发展动能
2025-04-28 07:04:002024年盈利5000万元,泰嘉股份拟10派1元
2025-04-26 17:02:00商丘市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6%
2025-04-26 10:00:00电影市场“含金量”持续上升 多家影视公司一季报业绩明显增长
2025-04-26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