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4:13:00
8月20日,北京市政协举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专题协商会。多位政协委员从建设韧性乡村、优化乡村布局、培育服务品牌等角度提出建议。
建议提升气象灾害模拟能力,为乡村规划等提供仿真数据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原主任姚学祥说,北京郊区山高沟深,自然灾害多发重发。近几年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既威胁群众生命安全,也影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打击投资者信心,冲击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文旅消费市场。
他建议,强制实施气候等可行性研究,将灾后恢复重建与韧性城市建设、“百千工程”等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山区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乡村韧性。“避险搬迁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治本之策,要把位于山洪沟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庄迁出来,把空心村、老人村并起来。”
道路、桥梁以及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是韧性乡村的基础,也是乡村发展、投资和消费的前提。他认为,要全面梳理山区村镇和建筑的情况,清理整治河道沟道,提高桥梁建设标准,为山洪、泥石流让出通道,增强行洪泄流能力。继续推动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满足居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需要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
同时,加强山地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研发多圈层融合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提升气象及次生灾害等监测预报和模拟能力,并为乡村规划、企业投资选址和建设提供模拟仿真数据。加强预警传播和接收能力建设,建立覆盖险村险户的强制提醒性叫应机制。
建议整合“小弱散险”村庄,培育中心村
“目前,全市生态涵养区有278个‘空心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6%。”在发言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乡村规划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吴永常说,山区村庄布局过于分散,给应对“23·7”和近期发生的洪灾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和困难。
他建议,将乡村布局优化工作纳入北京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方案中,适应乡村人口演变新趋势,科学调整村庄规模,优化镇村体系布局,引导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向新市镇、重点发展的村庄布局投放,通过空间统筹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
探索以乡镇驻地为重要载体的乡村人口分布格局,瞄准地质灾害频发村庄、生态环境脆弱村庄、人口严重流失村庄、纳入城市开发建设范围村庄,采取完全合并型、中心村带动型、村改社区型、功能整合型等四种模式,引导人口、产业、资源向重点区域集中,提高乡村国土空间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率。在平原和山区,以户籍常住人口100人以下的村庄为重点,结合“百千工程”或灾后重建等政策契机,优先整合“小弱散险”村庄,通过强村带动弱村、小村并入大村方式,培育中心村。
推进乡村运营。发挥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平台功能和作用,导入与区域功能相适应的产业项目,建设农业科创、时尚运动、健康养生等特色小镇,切实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集聚力、容纳力。
建议在京郊打造微度假目的地
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吴宜夏建议,整合“碎片化”资源,打造一批“住得好、玩得爽、花得值、记得住”的京郊优质微度假目的地。
“结合北京市民度假需求与京郊资源禀赋,微度假目的地除住宿功能外,还要承载更多美食、艺术、社交、健康、娱乐、亲子互动等需求。”她说,在京郊打造微度假目的地,要以“民宿+”“绿道+”“沟域+”“景区+”为纽带,把零散的自然禀赋、文化遗产、乡村景观编织成有机整体,满足都市人“短平快”的休闲需求。如京郊民宿可以结合历史传承和自然景观,发展“民宿+自然研学”“民宿+非遗制作”“民宿+观星体验”“民宿+冰雪运动”等特色业态;绿道沿线因地制宜建设不同主题特色的自驾车营地,高标准打造风景道绿道沿线驿站设施。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她认为,应培育京郊整体服务品牌,制定涵盖接待、餐饮、住宿等环节的服务标准手册。
建议将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工会福利采购体系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发展中心主任范宏建议,面向多元需求大力培育乡村消费新场景。从服务消费上,推动农业农村与科技创新、地域文化、休闲旅游、生态康养、非遗体验、演艺赛事的深度融合,提供沉浸式、体验式的高品质服务,带动民宿、餐饮、咖啡、烘焙等业态良性发展。
建议北京以“三大文化带”为牵引,研究梳理乡村自然肌理、文化属性,提出“京韵乡村”的风貌意象和要素结构,打造一批具有地域、人文、历史特征的风貌廊线;发挥在京高校资源优势,建立规划、建筑、园林等专业师生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进乡村的工作机制,开展在地式、陪伴式服务,引导村民参与风貌建设。
密云区政协委员、老友季花园民宿创始人梁晴建议,增加乡村旅游消费券补贴,通过精准投放激发市民下乡消费意愿,短期内快速提振市场活力。建议工会将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工会福利采购体系,激活百万级工会会员的消费潜力,让乡村好物好生活直达城市生活圈。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如何提振农村投资和消费?北京市政协委员提出建议
2025-08-21 14:13:00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正式启动
2025-08-17 17:05:00“县”在起笔 青绿绘江山
2025-08-16 09:48:00“三次创业”造就诗画乡村
2025-08-11 07:09:00西峡县军马河镇:荣誉送到家门口 文明新风润心田
2025-07-28 16:41:00北京市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2025-07-27 07:40:00范县人大:持续强化“两个联系” 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2025-07-25 17:47:00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彰显责任担当
2025-07-24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