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0:02:00
随着我国乘用车智能驾驶装配率快速提升,智驾系统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后半场”。但是,近日发生的一例事故,车毁人亡,引发各界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强烈关注。
事实上,智能驾驶营销推广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如一些宣传中的“零接管”“自动驾驶”,模糊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本质界限,导致用户对智驾技术能力产生认知偏差。一些宣传推广过度拔高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忽视用户教育。现阶段,智驾只是辅助驾驶,人仍然是责任主体。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规范智能驾驶功能的营销推广,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使用夸大或误导性的宣传。全行业应遵循技术真实原则,以透明清晰的功能定义、明确的使用边界和充分的风险提示,帮助用户建立理性的技术预期。
其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事故监管机制。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事故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该文件规定事故即时报告、技术失效追溯和数据闭环管理等机制。
另外,还要构建覆盖功能测试、市场宣传到售后响应的全链条监管框架,尤其加强对营销话术的合规性审查。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L3级自动驾驶政策的逐步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在确保技术安全、透明监管和理性宣传的前提下,行业才能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智能驾驶技术从“能用”到“可靠好用”的跨越,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丹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END …………………………………………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爆燃致3死!事后为何不联系家属?小米汽车回应!雷军:不应该再等了,必须站出来丨深夜,1分钟暴跌50%!丨A股,新变化!分红超1万亿元!丨午后,大跳水!详情公布!丨三部门印发!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丨全线爆发!医药股,涨停潮!丨深夜!超10次熔断,暴涨超700%!
北奔重汽发力超充技术 18分钟“满电复活”50吨重卡
2025-08-18 20:06:00谷爱凌新西兰训练遇“非常可怕的人为意外”,呼吁训练时勿打扰
2025-08-16 18:41:00华为黑科技炸场!新问界M7首发,舱内激光要取代激光雷达?
2025-08-15 14:21:00北京移动回应“崩了”:正在积极排查中,尽快逐步恢复,客服称补偿3G流量
2025-08-14 16:53:002025数博会上值得关注的“C”位(一)
2025-08-11 11:39:00车事周评丨上半年进口车市场继续萎缩,广汽本田“中方一把手”换帅
2025-08-11 11:13:00网友称男篮徐杰赌球欠数百万赌债,徐杰方发声明回应:出轨、赌球、使他人怀孕皆为造谣
2025-08-10 12:59:00GPT-5来了!可免费使用
2025-08-08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