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44:00
国有大行补仓核心一级资本的方案正式落地。
3月30日,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邮储银行(601658.SH)、交通银行(601328.SH)均发布公告称,计划分别向财政部和中国烟草、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船舶(600150.SH)等大型企业发行A股股票。此次四大行总计募资5200亿元,财政部直接认购5000亿元,创下了我国银行业单批次股权融资的总规模纪录。
上述四大行均表示,所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各自的核心一级资本。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银柿财经,国有大行的增资计划早已明确,目前落地的四家银行方案与市场预期相符,工商银行(601398.SH)和农业银行(601288.SH)的注资方案也可能会在近期公布,预计总体方案与已落地的四大行相似,只是在具体股份发行对象上有区别。
01
“一行一策”补血
这一轮注资,是国有大行在时隔15年后统一推进的股权融资行为。
去年9月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从本次各家银行披露的定增方案来看,具体细则各有不同,总体上遵循了“一行一策”的原则。
中国银行计划募集1650亿元,全部由财政部以现金方式认购,发行完成后,中央汇金仍为该行控股股东;建设银行计划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资总额1050亿元,这是该行有史以来资金量最多的一次股权融资。
邮储银行的计划募资总额为1300亿元,除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外,还有大型央企参与,中国移动还认购78.54亿元,中国船舶认购45.66亿元。
另外,交通银行计划募资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1124.20亿元,在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将超过30%(目前为23.88%),成为交行的控股股东。交通银行本次也将引入大型企业投资者,中国烟草和旗下的双维投资分别认购45.79亿元和30亿元。
这四家银行的募资计划中,财政部拟认购的总金额合计为5000亿元,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金额一致。在接下来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注资计划中,财政部是否会继续认购,又将采取何种方式,值得市场关注。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30日下午在发布会上表示,“给我们注资是一场‘及时雨’,可有效缓解交行资本的压力,也让我们以更大的力度去支持实体经济,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
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也均在公告中表示,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根据募资方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股票的价格分别为6.05元/股、9.27元/股、6.32元/股和8.71元/股,相比这几家银行A股3月28日的收盘价均有一定溢价,中国银行发行股份的溢价约为10%,建设银行的溢价约8.8%。
交通银行董秘何兆斌称,本轮募资的定增价格高于市场价,发行对象也都承诺新增股票锁定5年,且存量股票18个月内不转让,以此来减少对二级市场冲击。
受大规模注资消息影响,这四大行的A股股价在3月31日开盘后均呈现上涨,其中建设银行涨幅3.05%,中国银行上涨1.45%,邮储银行上涨0.77%,交通银行上涨0.95%。
02 大行资本补充压力
金融活,则经济活。 本轮对国有大行进行集中注资,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大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息息相关。
李云泽去年9月底提到,资本是金融机构经营的“本钱”,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基础和抵御风险的屏障。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来增加资本,但随着银行减费让利的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逐步放缓,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
在经济活动中,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主要依赖利润留存积累的内源性途径,以及外源性方式,如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采用特别国债为商业银行直接资本补充的方式并不常见,我国上一次采取这种方式还是1998年,当时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共计注资2700亿元。
财政部在这一轮注资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也是时隔26年后再次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对国有大行进行注资。
中金公司认为,在降息大环境下,近年来国有大行的净息差水平和盈利增长持续承压,相比发行债券、配股等方式,外部直接注资能增强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
交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由于银行自身资本补充压力大,已对多种资本补充方式进行了长期研究论证。从监管层面看,因大行股价处于破净状态,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目前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定向增发在董事会推动且全部发行对象明确的情况下,不受二级市场股价表现限制,是当前可行的融资途径。
根据六大国有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它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具体数据为14.48%、14.1%、12.20%、11.42%、10.24%和9.56%,均高于我国监管最低8%的要求。
同时,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的要求,工、农、中、建等四大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值分别为9.0%、8.5%、8.0%。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离监管底线也都有一定安全距离。
但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出,六大行之间横向对比存在一定差距,各家表现情况不一。如建设银行高出邮储银行4.9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面临一定的补充资本压力;交通银行去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比去年三季度末下降5个基点。
因此这一轮财政部牵头的注资,将继续提高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资完成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这一指标将分别提高0.49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
六大行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也面临一定压力。2024年,除了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和2.56%,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不足1%,同时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去年的营业收入还出现同比下降。
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还贷能力减弱,在资产质量方面,六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呈现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增加近259.6亿元,居大行之首;另外,邮储银行2024年的不良贷款率同比还上升了0.07个百分点。
考虑到国有大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盈利压力,目前内源资本积累受限,这一轮注资将有助于提升这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位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告诉银柿财经,这一轮注资,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社会信贷投放,还可以通过注资推动银行表外业务回表,降低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认为,对国有大行注资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判断,也是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国有大行将更好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年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还可以支持有效需求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华荣股份跌逾1% 成交额超1.1亿元
2025-04-02 07:53:00达达宣布与京东签署私有化交易最终协议,ADS 将被注销
2025-04-01 23:31:00湖南裕能股价跌近3% 成交额突破4亿元
2025-04-01 22:32:00官宣:这项贷款,继续免息!
2025-04-01 19:16:00消费贷不良率飙升至12%,渤海银行被助贷反噬
2025-04-01 16:21:00继续免息!事关国家助学贷款
2025-04-01 16:20:00深互联网(399675)收盘下跌1.03%,近1个月下跌5.18%
2025-04-01 16:11:00广发银行后湖支行:手工艺与金融知识相结合,传递金融服务温度
2025-04-01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