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04:00
4月5日,在200米高空
随着最后一根索股成功入鞍
双柳长江大桥主缆索股全部架设完成
为后续主桥钢箱梁架设奠定基础
这座大桥建成后
武汉新洲到鄂州的行车时间
将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
双柳长江大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承建,其中安装的智慧索股是首次在湖北大型桥梁架设,犹如让主缆住进“空调房”,让大桥寿命超过100年。
在武汉市新洲区江边,远看大桥雄伟壮观,两道悬索如同优美的弧线划过江心,已成功牵手。记者乘坐电梯升至主塔顶端,沿着猫道往江心前行,可见近一米粗的主缆已抱成一团。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付望林介绍,它由2万多根钢丝组成,在卷扬机配合下,工人们犹如纺线一般,来回“穿丝”,采用智能牵引系统,每天牵引架设4至6股,最终仅用56天时间,就将169根索股全部架设完成。
4月5日,双柳长江大桥主缆猫道。(湖北日报通讯员 许豹 摄,下同)
大桥主缆,负责“拽拉”桥面,并均匀分配大桥重量,因此被称作悬索桥的生命线。在双柳长江大桥,单根长2450米、重达1.2万吨的主缆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卷扬机的轰鸣声,让脚下4米宽的猫道有些颤动。“主缆高悬空中,日晒雨淋易生锈,大桥主缆如何防锈,是个世界性难题。”付望林指着银白色的主缆说,这里面不仅有通风管道,还有3根智慧索股,通过注入循环的干燥空气,让主缆会呼吸,成功攻克主缆生锈难题。
他介绍,智慧索股由镀锌钢丝、温湿度光缆与应变光缆组成,两端预留有传感光纤信号的引线及接口,3根索股重达69吨,能实时监测主缆应力及温湿度。然而,要在6毫米粗的钢丝上开个槽,填入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并非易事。为此,湖北交投集团、中交二航局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团队展开科研课题攻关,如同用手术刀为索股植入“神经系统”。
4月5日,双柳长江大桥主缆架设现场。
此外,主缆中央设置了一根送气管道。送气管道单根总长2360米,钢管内径54毫米,配套湖北交投集团自主研发的主缆内外双路供气除湿系统,解决了缆内空气流动性问题,实现主缆干空气断面全覆盖,延长主缆使用寿命。
“主缆智慧索股全部架设完成,保证了平安百年的工程品质,大桥正争分夺秒加快建设,冲刺年内建成。”湖北交投双柳桥公司党委书记汪西华说。
双柳长江大桥主缆架设现场。
总投资159.78亿元的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长35.04公里,是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以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到光谷的快速通道。其中,双柳长江大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双向8车道,是武汉东大门第一桥。该工程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建成,届时从新洲到鄂州的行车距离,将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
期待早日通车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吕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