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30:00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同时,执行领域目前仍面临案件高位运行、去存量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执行实施类案件尽管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争议不大,但通常面临查人找物难、执行处置环节多、处理流程复杂、协调配合难度大等难题,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因案制宜、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方法、机制以有效推动执行工作开展。
为进一步统一执行工作标准,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今天,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总结提炼一批有效推进执行工作的经验做法,为类似案件办理提供理念、机制、方法等方面的指引与参考。本批案例共6件,涉及提级执行、集中执行、指定异地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的运用,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的适用,对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发出涉嫌犯罪的风险预告以督促自动履行,处置大量车位过程中“首先满足小区业主需要”的把握等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满足司法实践亟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郝亮)
守护消费!2025铁拳行动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2025-08-22 12:39:00我国月度用电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2025-08-21 17:23:00沈阳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经营 发布10条倡议
2025-08-21 07:42:00福州市召开上半年平安建设工作形势分析会
2025-08-15 10:02:00不止于书 不止于展——权衡谈2025上海书展
2025-08-13 12:14:00集美工业职业学院今年首次招生 一次性录满
2025-08-12 08:28:00范县人大:持续强化“两个联系” 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2025-07-25 17:47:00民乐县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典型案例
2025-07-25 0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