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5:05:00
长期以来,部分社会救助对象因盲、聋、哑、智力障碍或文化水平所限,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救助申请流程,导致“漏保”风险;同时,赡抚养费计算、隐性收入核查等精准认定难题,也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核心痛点,河北省曲周县深刻认识到,唯有依靠植根群众、熟悉民情的基层党组织,才能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面对特殊困难群体“申请难”“认定难”的服务堵点,曲周县创新思路,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日,这一创新实践被河北省民政厅列为全省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变“坐等申请”为“主动敲门”。2022年,该县率先建立并试行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承担起主动排查潜在困难群众、精准识别认定疑点、全程提供帮扶服务的核心责任。三年来,这一机制在帮办申请手续、消除信息壁垒、规范档案管理等方面成效初显,有效减少了“应保未保”现象。
深化“党建+”,构建标准化帮办链。当前,曲周县在“主动发现”基础上,全力深化构建“党建+社会救助”帮办服务机制。核心在于优化流程、明晰权责,系统梳理“如何及时发现救助需求不足”“如何规范开展帮办服务”“出现问题如何有效监督问责”等关键环节。全县每个村(社区)均明确一名党员干部担任专职“社会救助帮办服务员”,确保服务有专人、落实有抓手,显著提升了机制的操作性与执行力。
容错撑腰,激发基层“敢作为”。面对社会救助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县委和县纪委监委专题研究,健全容错机制。县纪委监委在坚持执纪严肃性的前提下,明确对基层干部在推动救助工作中出于公心、程序合规但带有一定探索性质的风险,给予必要的容错空间,为基层干部放下包袱、担当作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帮办员的“铁脚板”和“热心肠,大量原本可能被“漏掉”的困难家庭被及时纳入保障网,救助认定的精准性显著提高,政策温暖得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传递至最需要关怀的群体手中。
此次被列为全省试点,是对曲周县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创新路径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该县将以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主动发现+精准帮办”机制,进一步优化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帮办队伍专业培训,完善监督考评细则,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社会救助”曲周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特殊群体救助服务难题贡献基层智慧与力量。
(于泽源)
河北省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梁主任:19932955555(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探索社会救助“主动帮办”新机制获全省试点
2025-07-11 15:05:00月收入多1元就不能救助?立法加速让低保边缘户不再掉队
2025-07-06 08:06:00党建引领下的生命奇迹——生死时速!南阳医专二附院极速抢救急性胸痛患者纪实
2025-07-05 16:29:00衡水市3.4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缴住房公积金
2025-06-30 08:10:00【高质量发展看食业】嫩江大鹅产业发展“风头正劲”
2025-06-26 10:52:00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夏季交流会在长治召开
2025-06-24 11:34:00多地国补暂停!国补什么时候结束?官方回应了:国家补贴结束时间全国统一到2025年12月31日截止
2025-06-19 19:07:00车企退场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
2025-06-19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