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07:37:00
近年来,车企破产事件频发,车企“退场”背后,车主权益正面临系统服务受限、4S店撤店导致维修保养断档、车险投保成本飙升甚至被拒保、二手车交易价格大跌等多重冲击。
试图维护自身权益的车主则遭遇多重壁垒。一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耗时耗力。车主往往需要通过诉讼途径维权,但法律程序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常让维权陷入“持久战”。二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消费者陷入维权被动。车企“爆雷”后,车主难以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导致无法制定合理应对策略,陷入决策困境。三是法律保护存在短板。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未完全覆盖车企破产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场景,消费者在维权时缺乏足够法律支撑。
车企破产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赛道资本重压与产业洗牌的必然结果。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车企从新能源技术研发到工厂建造,每个环节都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企业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实现盈利都有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破产是汽车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表现。
车企破产是市场行为,但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这不仅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从政策监管到消费决策的全链条应对机制,通过多方协同破局。
在政策监管层面,应优化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在破产车企问题处置上,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引导供应商、经销商和车主一起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要探索建立行业互助机制,当某一车企遭遇困境时,在配件供应方面,探索协调其他车企或配件供应商,为相关车主提供必要的配件支持,确保车辆正常使用。保险机构一方面需针对车企倒闭场景,制定车辆保险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应合理评估风险、适度调整保费,不得因车企倒闭拒绝为车主提供保险服务。消费者在购车时建议选择成熟稳健、售后体系完善的车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售后服务条款,关注是否有合作的售后外包服务商及长期服务保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彦臻)
山西首届礼业博览会在太原举行
2025-07-27 14:27:00被“全球用户喜爱”背后:是什么成就了小熊电器
2025-07-26 00:04:00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医疗卫生行业等专场
2025-07-24 04:17:00济南市市中区:聚焦五大主导产业,以“1235”思路助推新型工业化突破
2025-07-22 14:30:00“微剧中国·光影新程”——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发布仪式倒计时2天
2025-07-21 08:45:00剑指平台违规与非法营运 太原市重拳整治网约车市场秩序
2025-07-19 06:15:00“z世代”加入家政大军 年轻基因重塑行业生态
2025-07-17 08:22:00三峡新能源申请海上风电机组通讯自检及紧急停机方法专利,实现对海上风电机组通讯状态的精准自检
2025-07-15 1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