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一”再现火爆客流,汕头妈屿岛何以完成文旅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0:16:00    

“五一”假期首日,时钟刚指向九点,汕头南侧的一座翡翠小岛已从潮声中苏醒——几位装备齐全的泳者陆续跃入碧波,享受大海的拥抱,环岛栈道上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正追逐着初夏花海和滨海礁石,身着碎花长裙、戴着美丽草帽的游客们,谈笑着从彩虹阶梯走向海边的摩登书屋。

才没过一会儿,游客明显又多了一倍,入岛的地方也开始排起了车龙,显然,这个“五一”假期,汕头的妈屿岛又成为游客打卡清单的一个必选项。

“五一”假期首日的妈屿岛

这座镶嵌在汕头内海湾的美丽渔岛,是汕头唯一的海岛村,虽然仅有0.29平方千米,但它是曾见证汕头开埠风云的“海关钥匙”,如今又以文旅融合为轴,逐步推进岛内生态修复项目、历史文化遗址的保育活化,串起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珍珠链,诠释“小而美”的海岛哲学。

妈屿岛俯瞰图

文旅密码:奏响海岛乡村振兴交响曲

“我们一早就起床了,趁着早晨最舒适的天气,想避开人流来感受这座小渔村的魅力。”与闺蜜同行到汕头过“五一”的林女士,第一站便选择了妈屿岛。她表示,汕头的大海是最吸引她前来的特质。

“今天,我们的计划是在妈屿岛喝一杯咖啡、走一下沙滩、拍一下涂鸦、逛一下书店以及吃一顿美味的海鲜。”林女士兴致盎然地规划道。

林女士的行程清单,恰似妈屿岛精心编排的一首文旅协奏曲,浓缩了这座小岛的蝶变之路。

“五一”假期首日的妈屿岛

近年来,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到《麻花特开心》等剧组上岛取景,到腾讯电竞大赛的落地,妈屿岛的发展密码越来越清晰——通过整合生态资源、盘活闲置资源,成功吸引多个文化IP落地,更以“妈屿蓝”文旅综合体为引擎,引入30余家特色文旅企业,打造出多个热门网红打卡点。

统计数据显示,妈屿社区年收入已从16万元跃至245万元,在四年的时间里翻了15倍。可以说,以“百千万工程”为支点,妈屿岛已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跃变,这座曾以渔获计收成的小岛,正在重塑发展坐标系,解码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方程式。

“5月1日至2日,妈屿岛的上岛车流近4500辆,人流约1.6万人次。目前,旅游经济成为妈屿重焕新颜的新引擎,不仅是游客的打卡点,也是市民节假日的好去处。”妈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卢盛业告诉记者。

其中,最吸睛的当属妈屿岛上的特色墙绘。驾车进入妈屿岛后,一张非常吸睛的哪吒敖丙动漫墙绘图就映入眼帘,环岛而行,还能看到海浪纹样、红头船、潮汕鱼饭、红桃粿、工夫茶……民居外墙上各式彩绘图案化作巨型全息影像,生动展示妈屿岛的民俗文脉。

据介绍,目前妈屿社区已完成了29栋渔文化彩绘农房改造,拆除违建1000平方米,打造“零违建”“零危房”,构建满足群众现代生产生活需要的美丽村居。

特色墙绘

海岛文脉:化身宝贵文旅资源

事实上,除了旖旎风光,岛上的悠久历史也是吸引旅客打卡的一个亮点。

据记载,远古时期汕头老城区还没有浮出海面,妈屿岛就已经屹立在内海湾的出海口。历史上,妈屿一直是船只进入沙汕头(汕头旧称)的必经之路。清咸丰三年(1853年),粤海关在妈屿岛设立潮州新关,也称“常关”。清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开埠后,清政府在岛西侧设立潮海关,是汕头海关的前身。

也就是说,在这个“弹丸之岛”上,曾有过两个“海关”,可见其曾是潮汕门户的重要地位。

卢盛业告诉记者,漫步妈屿岛一圈只需要50分钟,如果快步环岛则仅需20分钟,但是岛上的悠久历史和海岛潮声,却常常吸引人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倾听。

摩登的妈屿蓝海边书屋

岛上留存的龙王宫和基督教堂旧址,述说着往昔中西文化的碰撞;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1962年登岛倡建的观海亭(陶铸亭),现已成为岛上一景;防空洞墙面的侨批主题光影秀,将"海丝"往事娓娓道来;元代天后宫的蚝壳墙垣,与清代天后宫新庙的双龙嵌瓷,都在讲述着这里的妈祖文化……

从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新一代的潮汕青少年,当他们陆续走进这些历史景点,倾听岁月娓娓道来的故事,这意味着妈屿和潮汕的文脉也将被传承下去。

而妈屿岛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化身成为宝贵的文旅资源。据介绍,近年来,妈屿社区下大力气发展观光、文化、休闲等业态,持续推进渔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建设,打造集“古迹、民俗、美食、艺术”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线路,已逐步形成“潮汕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海岛休闲+旅游”“美丽乡村+旅游”等旅游品牌。

妈屿岛的特色墙绘

生态招牌:全力打造绿美广东示范点

春天刚走,初夏悄然而至,妈屿岛也化身一位姹紫嫣红的百花仙子,“五一”假期记者走访妈屿岛时,就看到有不少游客在绿地上野餐休憩,在花丛前留影直播。

诚然,“妈屿岛绿美广东示范点”生态招牌名不虚传,这座小岛上森林覆盖率达72%,凭借成片林地及“水净、气净、土净”织就生态锦绣,揽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农房风貌提升十佳名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

漫步栈道,宫粉紫荆与黄金榕在潮海关遗址交织成时空对话的花墙,波斯菊矩阵于主题邮局前随季节更替变换风格,马缨丹群落沿2.3公里彩虹步道蜿蜒……一片片立体化、多层次的花海海洋景观既是固沙护堤的生态卫士,又是游客镜头里的绝佳风景。

妈屿岛航拍图

生态美学的背后,正是妈屿的乡村振兴答卷。

一方面,妈屿实行见缝插绿、宜花则花,打造处处皆是景。据介绍,妈屿社区在岛上选育了累计3100棵阔叶林树种,还有8.1万余株相对花期长、花量多、耐旱耐寒、适应海岛气候的花灌木,分布在海边栈道、妈屿岛主题邮局、潮海关周边、妈屿湾门口等地方,完成林分优化面积约3万平方米,林分优化率达69%,打造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亚热带滨海生态景观。

另一方面,让党建红浸润生态绿,沉睡资源迸发新生机。近年来,妈屿活化海防文物古迹,升级红色教育基地,构建起党建红为底色、生态绿为特色的“红+绿”特色文旅发展新模式,构建良性发展的闭环,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新湾区样本。

文、图 | 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龙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