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郑”飞入新云端 枢纽之城迎来一波世界“流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7:00    

芳菲四月,人间春好。“国际郑”正以澎湃的活力迎接新一波世界“流量”,展翅飞入更高的新云端。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班抵达郑州

4月17日发布的中马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密切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之间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无缝衔接的“空中丝绸之路”共同愿景……这意味着郑州未来的“空中丝路”将会驶入更广阔的新时代航道。

4月14日,从郑州圃田车站出发,一趟满载着复合肥料的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踏上征程。至此,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累计开行突破200列,推动着郑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持续升温。

国际人文交流交融互促、国际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大舞台风姿绰约……放眼郑州,一个个坚定的承诺正在变成一项项扎实的行动,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着“国际郑”不断迈上新高度,共同谱写出睦邻友好、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郑州铁路口岸、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列车装满货物驶向世界

新航线飞出新高度

2024年,郑州机场加大航线开辟力度,新引进汉莎、美国国际喷气机、法国达飞、京东、墨西哥奥胜、马来西亚瑞亚、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保加利亚指南针等航空公司,新开郑州至法兰克福、亚特兰大、达拉斯、大阪等19条货运航线,加密郑州至卢森堡、芝加哥、墨西哥城、深圳等航点。

2024年12月22日,郑州机场迎来重要历史性时刻——当年货邮吞吐量打破历史纪录,首次突破80万吨。

80万吨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标志着郑州拓展航线网络、提升枢纽量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郑州机场新引进阿提哈德航空、马士基航空、首都航空、英国壹航空等,开通郑州至阿布扎比、比隆德、奥斯陆、达卡、马德里等国际航线,天货航在郑新开郑州至济南航线,同时进一步加密郑州至芝加哥、墨西哥城、列日等航班密度。

随着郑州“空中丝路”越织越密,郑州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也开始持续升温。目前,正值马来西亚榴莲成熟的季节,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自吉隆坡呼啸而来,跨越3000多公里“榴莲航班”基本每天都有。

从电子元器件到跨境电商包裹,从挪威三文鱼到马来西亚榴莲,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国际货运网络不断升级,仅国际货运量就已突破13万吨。

为了拓展航线的“密度”与“广度”,郑州机场打造电子产品、跨境电商、生鲜冷链、快邮件、时尚服装、高端汽车零配件等国际物流分拨中心,目前已吸引160余家货代企业进驻运营,其中国际地区货代企业120余家,货物品类包括冷链、快件、跨境电商等23大类。已取得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冰鲜肉类、活体动物、邮件、药品七大口岸资质,是目前国内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

从2014年至今,10余年间,郑州“空中丝路”57条货运航线如银梭,编织出覆盖28个国家62个城市的空中经纬。从郑州到卢森堡再到柬埔寨、吉隆坡,从亚洲到欧洲再到东南亚,货舱里既装着“中国优品”,又装着“全球好物”,更承载着中原人民“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梦想。

新班列驶出新速度

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近年来,郑州围绕多港联动、多式联运,着力打造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张王牌”,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凸显“通道+产业”叠加效应,枢纽能级不断跃升。

尽管郑州地处内陆,却有着一个与“大海”相连的梦。

4月10日,山东港口集团在郑州召开了一场深化豫鲁物流大通道合作座谈交流会。这场只有数十人参与的交流会,含金量却很高。打造豫鲁日韩国际精品物流通道、建设内陆集装箱堆场、打造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中原(郑州)分拨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合作,将进一步实现郑州“通江达海”的目标。

据统计,郑州铁路物流中心联合中铁特货开发郑州至青岛、上海、连云港、广州的铁海联运商品车班列,目前运量较去年提高40%。

千年之前,中原大地商贾云集,繁荣兴旺;千年之后,“钢铁驼队”往来穿梭,续写辉煌。

2013年,中部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郑州)开始踏上征途。

10多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壮阔蓝图中,郑州用铁轨丈量着开放的新维度。穿梭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不仅将宇通客车、郑煤机液压支架、比亚迪新能源车等“河南智造”送往全球,更将东盟的热带水果、欧洲的精密仪器引入中原。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同比增长160%。满载出发、满载回程,“重去重回”成为中欧班列的新亮点。

如今,郑州凭借“米”字形高铁网络,让郑州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占据关键节点,高效链接周边,为人员、物资流动提供便利。

新合作注入新活力

最近,越来越多的“南洋佳果”不断与郑州“邂逅”。

4月9日凌晨5点11分,搭载着马来西亚优质品鉴级凤梨的TH816航班由吉隆坡国际机场准时降落在新郑国际机场,这标志着马来西亚特优级凤梨今年首次进入郑州市场。

将视线拉远至去年盛夏,1500箱、净重15吨、10个品种的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第一次进入我国境内,来到郑州;当年9月,由郑州农发集团进口的柬埔寨胡椒、腰果也先后首飞进入郑州市场,频频为市民的餐桌增添浓郁的东南亚味道。

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海关监管进口马来西亚水果136批1501吨,环比增长178%和156%。

“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新场景一次次在郑州生动上演。4月中旬,中国(郑州)—东盟(马来西亚)特色品牌推广交流活动在春意盎然的金融岛举行。这一活动既可将马来西亚的优质商品引进来,又能推动郑州本土品牌“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郑州正将舌尖上的甜蜜延伸至产业链中的共赢。郑州至越南、泰国进口水果冷链专列和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成功开行,东盟“班列+冷链”往返常态化运营……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疾驰班列在“你来我往”间加速“豫农优品”和东盟特色农产品的双向奔赴。一幅幅“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对外经贸合作画面也映入眼帘。

当郑州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以郑州为纽带的跨国“经济带”也越拓越宽。一组数据生动折射出“国际郑”的耀眼光芒:郑州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13年保持中部地区首位,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值988亿元,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二。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达55.8亿元,增长67.7%。

披荆斩棘,跨越山海。“国际郑”正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以创新拼搏的城市气质阔步融入世界大舞台。(记者 成燕 张倩 孙婷婷/文 马健 李新华/图)

zj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