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6:37:00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31日文章,原题:上海的郁金香开了几天前经过上海城区一条街道,不经意间发现路边的花卉变了。成片的郁金香热情盛放,为乍暖还寒的城市带来春的气息。在新加坡生活久了,常把城市里的花花草草视作理所当然。但仔细回想,搬到上海7个多月来,街头绽放的各类花草似乎从不间断。即便是在寒冬腊月,高架桥边也能见到不少粉色花朵。
除了街边花草,穿梭在上海不同街区,还会经常无意中走进各种小公园。这类依道路、商业街区、居住区建设的小型开放绿地,被称作“口袋公园”。截至去年底,上海城乡这类公园总量已达341座。光有“口袋公园”还不够,上海的目标是成为“千园之城”,计划到2025年公园数量增至1000座以上;到2035年力争建成2000座公园。截至去年底,上海各类公园数量已达973座。
公园数量节节攀升、植被花草种植与养护,都离不开地方财政支持。上海也并非毫无压力。今年上海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贸易保护加剧等挑战。上海市市长龚正年初坦言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不过,街头盛开的郁金香告诉人们,经济压力加大并未改变美化城市的决心。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的探路者,在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探索下一阶段的公园城市、绿色城市顺理成章。上海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接待外国人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路边的一花一草是无声的“城市名片”。更重要的是,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对生活质量、城市绿化水平的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如在草地上打盹、在花丛中散步、在公园晨跑、露营等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标准提高,还包括更好的空气质量。上海去年9月实施全国首个室外吸烟点标准规范后,今年3月中旬起又率先在八个人群密集的地标场所推进室外“游烟”治理。若这一举措真正落实,不仅意味着上海城市环境将有很大改善,也将使城市文明水平大幅提升。
回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个体。看到郁金香的那个下午,车辆等红灯时,车窗外一名年轻女孩拿起手机捕捉阳光下的郁金香,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不自觉上扬。这或许是这批郁金香在装点城市外,不被看到的意义所在。(作者黎康)
一座城市的蝶变与新生——遂宁建市四十周年“大美遂宁”篇
2025-05-19 14:47:00上海医药荣获“沪深港通价值20”“可持续影响力先锋奖”两项大奖
2025-05-19 14:40:00莲花山公园散步 草丛窜出两条眼镜蛇
2025-05-19 07:05:00江苏逐步开展对飞行汽车探索 市场规模有望“破万亿”
2025-05-19 07:04:00解码包头经济“开门红”之四丨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
2025-05-18 16:02:00“云观水中国宝,共护长江微笑” 长江江豚保护直播活动顺利启动
2025-05-12 16:04:00这所名校新校区来了!9月开学!
2025-05-12 15:12:00黄循财,大考过关
2025-05-11 1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