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05:00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清明节前夕,宁波财经学院师生专程来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袁庄,将一封特殊的书信交到了85岁老人袁秋香手中。
“我不能忘本,更不能回家”“父亲在医院休养数月,身体还原否”……泛黄的纸页上,映着清秀的字迹。袁秋香老人颤抖着抚摸书信,红了眼眶。
宁波财经学院师生将修复好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交到袁松鹤烈士的家属手中。校方供图
据悉,这封书信的主人正是袁秋香的父亲——烈士袁松鹤。他1920年出身于书香门第,却逢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黑暗岁月。年轻的袁松鹤毅然投身革命,随部队征战南北,1950年在哈密剿匪战斗中牺牲。2021年,时隔71年后,家属在哈密烈士陵园寻得袁松鹤归处。
2024年,经多方辗转,这封“饱经沧桑”的家书连同袁松鹤的烈士证明、贺年卡等物件,来到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团队手中。宁波财经学院教师曹明带领团队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修复了这些“红色文书”。
记者了解到,团队负责人曹明曾参与多个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自2018年起在宁波财经学院从事文物保护教学。2019年,一位学生前来请教如何修复“红色文书”,这个契机也让曹明开启了新领域,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四年来,该团队已修复160余件烈士遗物,为20余个家庭重筑记忆桥梁。从泛黄证件到残缺照片,每件遗物都经过材质分析、清洗去污、平整加固等严谨工序。在曹明看来,最难的是寻找匹配的材料,有时为了一张张信纸要跑遍市场。
“修旧如旧是基本原则,修复不是覆盖历史,而是让时光的印记更清晰。”曹明表示,实验室里,年轻学子们通过修复烈士遗物,触摸历史温度。未来,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护。(李依环、林桦、张培坚)
防灾减灾,从身边做起
2025-05-19 10:44:00古交市北部旅游通道吾儿峁至角子崖段通车
2025-05-18 10:14:00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洪杰:“小镇姑娘”在深实现“创业大梦想” | 创新创业深圳人
2025-05-13 18:22:00黄循财,大考过关
2025-05-11 19:20:00深渊碳循环重大科考航次返航三亚
2025-05-10 18:47:00“医”线守护,“五一”期间接诊患者4万余人次,青医人用汗水诠释责任担当
2025-05-07 14:17:00宁波公积金贷款利率明起下调
2025-05-07 13:52:00国内一民间公益组织十万元悬赏寻找斑鳖,团队负责人回应
2025-05-07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