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报告超1500例!家长尤其注意!暂无疫苗可预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6:20:00    

天气逐渐变热
又到了 猩红热 高发的季节

近十年来
猩红热的发病数
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发文提醒
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
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
此病目前暂无疫苗
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
孩子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治疗
待病好后方回校

image.png

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


4月14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其中

3月广东省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1542例
较2月增长641例

image.png
图片
图片
2025年3月广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部分内容截图

前不久
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
孩子感染猩红热后出现发热情况
全身起疹子“像鸡皮疙瘩一样”
手部还出现了脱皮

图片
图为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今年2月也接诊了一位指腹整片表皮剥脱的患儿。

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孩子一周前发过烧,伴有咽痛,吃头孢后好转。然而经过查体发现,孩子喉咙仍有红肿,双侧扁桃体肿大,皮肤有些干燥,最终证实是猩红热。尿常规显示患儿此时肾脏已受累,出现了血尿。

图片

那么

猩红热到底是什么?


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3—15岁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3—15岁的儿童。

猩红热目前暂无疫苗可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专家建议市民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如去尽量佩戴口罩;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回校;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户外暴晒1—2小时。

图片

感染猩红热后
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感染猩红热后会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头痛、全身不适。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


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从耳后、颈部,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伴有痒感,消退后皮肤会脱屑。


图片

图片


4.舌苔变化。‍‍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图片



感染猩红热怎么办?
疾控专家提醒

广州市疾控专家提醒,得了猩红热,要及时就医,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为了治疗彻底,一定要遵从医嘱,按完整疗程吃药;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方可解除隔离。

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口腔护理方面,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

猩红热的某些症状和流感相似
容易混淆
孩子一旦出现
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
切勿自行给其服用抗生素或退烧药
应尽快就医正确诊断
治疗期间务必严格遵循医嘱
切勿擅自停药
以防细菌产生耐药性
影响治疗效果

转发提醒!


来源 :广州疾控i健康、广东疾控、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