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33:00
一场交通事故将小米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4月1日夜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对小米SU7事故作出回应,表示他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一场事故带走了三条鲜活的生命,此刻,最悲痛的莫过于三名逝者的家人。逝者已逝,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针对事故提出质疑,希望得到解答,其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受到尊重。
从这点说,小米确实有必要尽最大努力回应逝者家属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疑团,同时,给他们以应有的人文关怀。这符合小米“和用户交朋友”的价值理念,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也要看到,一起交通事故的成因往往是复杂的。单凭几张现场照片、几段简短的视频和当事人家属的讲述,恐怕很难对事故成因及责任划分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公众在关注事件时还是应该多一些耐心,等一等官方的权威调查结果。在此之前,最好避免盲目归因,更不应站在某个道德制高点上,对逝者家人或者车企实施攻击。
当然,这并不代表在官方调查结果发布之前,不能针对此事展开讨论。这起SU7事故涉及新能源车辆,关注度很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事故也有可能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痛点、推动行业进步的契机。
为此,舆论在关注事故后续处理的同时,应当把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能作为重要议题,结合事故细节展开讨论。隐藏门把手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是否应该有所改变?如何改变?现阶段智能驾驶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准?在多大程度上智驾是可以信赖的?车企在宣发中应该怎样界定智驾?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亟待求解。
小米SU7事故的代价是惨重的。在哀悼逝者的同时,各方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切实的改变,引导科技发展,保障驾驶安全。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上海物贸:正积极与新能源头部品牌进行接洽
2025-07-04 00:01:00中考接送车出车祸,致2死!司机被刑拘
2025-06-23 08:51:00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营里镇组织开展政协委员走访调研活动
2025-06-22 08:58:00明查|印度波音787坠机原因是“机长座椅滑动”?尚无证据
2025-06-20 07:25:00多地国补暂停!国补什么时候结束?官方回应了:国家补贴结束时间全国统一到2025年12月31日截止
2025-06-19 19:07:00车企退场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
2025-06-19 07:37:00车型首次破百 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哪些新变化?
2025-06-16 14:13:00车事周评丨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2.1万辆,工信部严查车企“说一套做一套”
2025-06-16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