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7:53:00
长沙晚报5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家文)23日晚,在岳麓山实验室,一场别开生面的“夜话”活动火热开展。活动中,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大学生代表及政府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同为芙蓉区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十条措施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卓越贡献,为芙蓉区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种业振兴作为“国之大计”,在芙蓉区拥有袁隆平院士精神传承以及6大院士加持、2000多名科研人才助力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芙蓉区举全区之力“跨河东进”,在全力服务驻区单位的同时,不断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同时成立人才服务专班,发布《长沙市芙蓉区关于实施“金种子”计划支持湖南农业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为科研人才、青年人才在芙蓉区的学习、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活动现场,隆平高科代表杨广介绍了隆平高科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隆平高科自1999年成立以来,深耕种业科技创新,实现了技术突破、国际拓展和产业融合三大跨越。公司累计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4个,植物新品种权979件,专利122件,审定(登记)品种2815个。隆平高科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5个生物技术实验室,推动杂交水稻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大面积推广。
针对我国种业面临的核心种源不足、生物技术产业化滞后等问题,隆平高科的经验表明,破解困境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研投入;深化科企协同,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化创新生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推动种业科技成果尽快落地转化
“岳麓山实验室硬件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关键是出成果、出人才,来助推种业产业的发展,来助推国家农业高质量的发展。”活动中,印遇龙、邹学校、柏连阳、单杨等院士从专业角度出发,为种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他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推动种业科技成果尽快落地转化。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生代表陈旭阳分享了他的创业项目“腹侧双模全地形智能割草机器人”,该项目源于对南方丘陵山区果园种植痛点的洞察。他建议设立针对新能源智能农机的绿色鉴定通道、搭建更加高效的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帮助青年创业者跨越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隆平片区的功能定位及区域布局,争取将隆平片区开发建设等工作更多地纳入省市‘十五五’规划,让更多项目落地芙蓉,让更多产业在芙蓉生根成长。”芙蓉区委书记崔晓等驻区单位负责人立足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就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展开深入交流。她们表示,将围绕服务科研院校、构建种业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与会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共进,为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市科技局及芙蓉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
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 畅谈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
2025-05-24 07:53:00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2025年第2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2025-05-22 01:02:00宁陕县 | 金川镇人大:合力抗旱减灾保民生
2025-05-20 19:48:00河南开放大学召开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2025-05-20 10:43:002025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出炉,中国物理巨匠王贻芳,ImageNet作者李凯当选
2025-05-06 16:05:00央视快评丨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025-04-29 21:53:00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在贵阳学院开展专题讲座
2025-04-28 01:34:00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揭牌
2025-04-26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