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13:00
2025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34.52万标箱,同比增长68.2%,以超预期增速勾勒出中国西部开放的新图景。这一跨越山海的物流大动脉,正通过效率提升、产业联动与国际协同,重塑区域经济地理,为“双循环”注入澎湃动力。
通道升级,从“地理末梢”到开放前沿。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沿海主开放、内陆深腹地”的格局。以重庆至钦州港为例,货物经此通道出海较东部沿海节省10天时间,让四川汽车、贵州磷矿、云南鲜花等西部物产得以高效对接东盟及全球市场。政策创新是关键推手:重庆出台专项政策,从物流补贴到通关便利化全链条赋能;海关推行“铁路快通”模式,将口岸通关时间压缩24小时,单箱成本下降200元。这些举措使通道货物品类从50种激增至千余种,形成“物流带经贸、经贸聚产业”的良性循环,西部省份对东盟进出口额近三年年均增长9%,内陆开放能级显著提升。
产业共振,激活双循环的链条动能。通道的爆发式增长,本质是产业升级与物流网络的深度共振。一方面,它成为“中国制造”南下的“高速路”:重庆汽车配件出口东盟增长107.9%,广西新能源汽车通过“铁路+海运”模式直抵中东,开辟国产汽车出口新通道;另一方面,变身全球资源北上的“补给线”:泰国榴莲、柬埔寨大米等东盟农产品经冷链班列88小时直达重庆,运输成本降低30%。更重要的是,通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构建“欧洲—中国西部—东南亚”跨洲产业链,实现“双循环”高效联动。沿线枢纽港产业园吸引长安、博世等企业集聚,“渝车出海”运量年增30%,区域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区域协同,编织更紧密的合作网络。作为RCEP生效后的重要实践平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正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加速器”。2024年前9个月,重庆对老挝进出口增长64.5%,中老班列日均开行3列,跨境电商专列实现“当日达”;广西钦州港与新加坡港“天天班”航线稳定运行,每周输送超1万标箱,东盟水果、欧洲红酒等商品通过通道形成“跨洋直达”网络。制度型开放同步推进:海关“境内段运费扣减”政策为企业单箱降本千元,中老泰“四国直达”班列实现监管规则互认,这些创新让通道从单纯的物流线路升级为规则对接、产能协作的合作体系。
一季度的亮眼数据,既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的阶段性检验,更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新起点。当钢铁轨道跨越山海,集装箱满载希望穿行于峡谷与港口之间,这条通道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文健)
重庆通报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
2025-07-14 09:41:00陈刚会见高德地图、阿里云智能负责人
2025-07-14 09:38:00最新暴雨预警!今明两天,河北多地中到大雨+强对流……
2025-07-10 17:40:00科技光影·上合风采|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成绩单出炉→
2025-07-09 11:04:00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首列硫酸铵图定班列
2025-07-08 08:01:00广元⇌北京,新增动卧!
2025-07-02 09:39:00打造物流精品工程 畅通经济运行“筋络”
2025-06-23 11:35:00想参加民生恳谈早餐会吗?报名通道已开启!
2025-06-23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