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34:00
“得益于这项关键技术,我们基地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吨半粮’产量。”5月21日上午,在济南世珍种业花卉有限公司小麦种植基地里,负责人赵兴国的一席话引发现场阵阵惊呼。
济南世珍种业花卉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济南市农业龙头企业,在章丘区流转了1400多亩地,主要种植粮油作物。2023年以来,企业先后承担了济南市小麦、纯作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将在章丘和历城流转的2000亩粮田打造成了辖区粮油高产的样板田,开展了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滴灌水肥一体化试验,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粮食作物种植新模式。
赵兴国口中的关键技术其实是小麦玉米滴灌“一铺二用”技术。“通俗点来说,就是种植小麦时铺设滴灌管,收割时继续保留,等种植玉米的时候接着再使用。这样就相当于小麦和玉米两季作物共用一季滴灌管,既能节省玉米播种时间,还能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一亩地大概能节省60元到80元。”赵兴国说。
济南市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服务团队首席专家高燕向新黄河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一种植技术。
据她介绍,在小麦播种时,滴灌带随小麦播种机同时浅埋入地,深度在地下1到2厘米左右。小麦种植行距为15厘米,每4行也就是间隔60厘米铺一根滴灌带。在小麦收割前只需收起主管道,然后按照小麦播种时的导航轨迹播种玉米,玉米使用40到80宽窄行种植模式。玉米滴灌带每间隔1.2米使用一根,其中只使用窄行中的滴灌带进行浇水,宽行的不再使用,也就是小麦播种时铺设的滴灌带隔一根用一根。
“我们从去年开始探索这项新技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小麦播种时的行距是采用12.5厘米还是15厘米,哪个能与滴灌带更好地匹配。如果小麦玉米滴灌‘一铺二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的话,那么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成本就能减半,就能促进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高燕说道。
记者:王倩 摄影:王倩 摄像:王倩 剪辑:张成霖 编辑:柏凌君 校对:刘恬
果然视频|泉城义诊夜市持续火热!7月25日走进唐冶,共话健康
2025-07-24 18:11:00泉韵乡居,城与乡的双向奔赴!济南“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见证乡村蝶变
2025-07-23 13:21:007月22日17时至22时济南平均降雨量6.9毫米
2025-07-23 00:54:00刘兆成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2025-07-01 09:59:00【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智慧气象“抢”出麦收加速度
2025-06-07 21:24:00拟任济南市管正职的肖兵,新职明确
2025-06-05 11:03:00【经济日报】农机收麦显身手
2025-06-03 08:42:00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过三成
2025-05-31 0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