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生物多样性“家底”日渐丰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4:57:00    

近年来,甘肃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以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目标,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07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5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56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69种);有野生高等植物近6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9种,生物多样性“家底”日渐丰厚。

朱鹮飞回甘肃安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亚龙摄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类型,孕育着除海洋之外的所有陆地生态系统,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格局。近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印发甘肃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等政策性规范文件,出台《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法制保障不断强化。

优化保护空间格局方面,我省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创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已于2021年10月批复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完成创建任务,正在申请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自然保护地监管方面,我省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遥感监测,加大环境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对新发现问题线索实地逐一核查。配合生态环境部完成我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组织完成所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并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形成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地方标准。

同时,我省逐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评估,完成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评估。实施一批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分别增长15%和20%;建立外来物种监测点300个,拦截入侵物种15种,有效保护了本地物种多样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相关文章